欢迎访问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官网!

  1. 加入收藏
  2. 加入协会
  3. 协会官微
最新资讯

长三角制造业将作为整体向世界级方向迈进

发布日期:2019-12-17 浏览次数:1555

       12月1日,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印发。《纲要》在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要加强产业分工协作,重点任务之一是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长三角制造业无论从产业规模、特色产业还是融合发展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,都已走在全国前列,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,《纲要》的发布实施将加速长三角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向世界级的方向迈进。


      经济规模总量实力雄厚。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,用不到1/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/4的经济总量。2019年前三季度,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GDP增速全部达到6%以上。其中安徽同比增长7.8%,增速居全国前列;江苏、浙江、上海分别同比增长6.4%、6.6%和6.0%。制造业领域,长三角地区2018年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7.7万亿元,占全国比重超过1/5。


       三省一市分工格局初步形成。整体上看,上海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中心,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具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;江苏经济实力强,制造业整体实力居区域之首,拥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;浙江民营经济基础好,市场活力强,数字经济发展特色鲜明;安徽作为长三角区域腹地,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后发趋势,安徽合肥与上海张江同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。


      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。汽车、生物医药、绿色化工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等产业优势突显,正在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产业体量占全国比重大,比如,长三角地区汽车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23%;集聚了全国1/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,拥有上海、杭州、泰州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;集成电路方面,仅上海市集成电路规模已占全国的1/5;新材料方面,长三角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最多的地区,约占全国总量的1/3以上。


      两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。长三角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全国前列,据《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(2018)》数据,上海、江苏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分别为58.5、58.0,位居全国第2、3位。浙江、安徽的总体水平稍落后,分别为55.8和49.3,处于全国中上水平。


 接下来,根据《纲要》部署,将加快制定实施《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》,以规划为指导,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分工,在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形成合力,使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更加优化,实现三省一市产业差异化发展。


 以集聚区为重点,打造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。根据《纲要》的部署,围绕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航空航天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汽车、绿色化工、纺织服装、智能家电十大领域,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,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。长三角地区入选发改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4个,14个集群在工信部2019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胜出。这些集群将成为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,促进产业链迈向现代化、高级化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,使长三角产业体系拥有世界级的产业竞争力。


      以示范区为标杆,打破三省一市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。《纲要》提出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,在市场准入、企业登记、土地管理、环境保护、投融资、财税分享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政策协同。可见,在一体化方面将会有系列创新政策出台,并将形成中心区、全域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,嘉善、青浦和吴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,以及区域内众多的“产业飞地”为突破口,探索区域间成本共担、利益共享机制。


 以协同发展为目标,提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调机构规格。《纲要》提出,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,负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,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。长三角一体化领导机制最初是1992年设立了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议制度,1997年升格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,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组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。可以预见,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,在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,区域合作办公室在重大政策、重大项目、重大问题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。

 信息来源:中国电子报


0551-63663382 186560205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