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官网!

  1. 加入收藏
  2. 加入协会
  3. 协会官微
政策解读

《“十四五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》解读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赵新华

发布日期:2022-04-15 浏览次数:1911

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,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,是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。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为做大做强软件产业,充分释放“软件定义”创新活力指明了方向。


  “软件定义”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


  《规划》指出,“软件定义”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,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  (一)软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


  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核心都是软件。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是工业操作系统,应用服务层的核心是工业APP;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是软件开发框架;大数据从数据的采集到分析、交易,均由软件实现;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软件。软件推动了众多领域的发展和突破。我国基因测序、干细胞研发等重要原创性科技突破,悟空、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,以及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深地探测、国产航母等战略性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取得,都离不开软件的创新和支撑。


  (二)软件为文化教育提供新的创新路径


  软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。数字敦煌平台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、加工和存储,让不可移动的壁画抵达世界任何角落,使千年石窟“活”了起来。学习强国APP的注册用户超过1.3亿,日活率高达40%—60%,已成为最权威的思想库、最完整的核心数据库、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库。软件助力教育更加公平、开放、灵活。教育软件实现了网络课程的共建互享,让偏远地区和疫情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。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.51亿人,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超过4800亿元。


  (三)软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能


  软件成为产业巨头业务转型的重点方向。1990年全球市值前十大企业无一家软件企业,2000年仅有微软1家软件企业,2020年以软件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占7家。达索系统从达索航空独立出来,并将其高端研发设计工业软件推广至全球航空制造业,并逐步延伸至水利、电力等领域。奔驰、大众等传统车企宣布推进软件化转型,以抢占未来汽车发展制高点。海尔集团围绕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,构建了庞大的生态圈,孵化和培育了上千家小微公司,创造了上百万就业机会。APP软件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和价值实现的主要载体。据统计,苹果App Store在2020年的收入达到了640亿美元。我国是APP最大的市场,2020年我国应用商店支出达到519亿美元,占全球40%。一个头部APP就有可能诞生一家千亿级企业,如今日头条、美团等APP,为所属企业带来了千亿市值。


  (四)软件是金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


  软件是金融信息系统的基础。数据库软件为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数据管理服务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。软件驱动金融业务场景变革。移动支付软件改变了人们的线下消费方式,加速“无现金”社会到来。老百姓越来越习惯使用微信、支付宝等“智能终端+二维码”的支付方式,享受软件带来的便捷。据统计,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49.2万亿元。微信、支付宝已应用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  (五)软件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载体


  软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。微博、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、抖音短视频等软件满足了现代生活快节奏、碎片化的需求,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。微博日活用户超过2.2亿,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超过4.3亿,抖音日活用户超过了6亿。西方国家借助各类软件输出价值理念,操控舆论导向。推特、脸书等软件经常被用来宣扬西方价值观,成为鼓吹推翻国家政权、煽动宗教极端主义、宣扬民族分裂思想、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的工具,从中东北非的颜色革命开始,伦敦骚乱、巴黎恐怖袭击、委内瑞拉动乱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非法“占中”都不乏其身影。


  我国软件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


  《规划》指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,持续加强顶层设计,建立健全政策体系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,我国软件产业仍然取得长足进步,稳中求进,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全面显现,“软件定义”加快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。


  一是规模效益同步增长。软件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.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.16万亿元,年均增长率达13.8%,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%增长到2020年的40%。二是标准支撑作用凸显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制定了269项软件国家标准、43项行业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,支撑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办公软件等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,部分新兴平台软件、应用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三是骨干企业实力提升。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25%,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10家,2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。四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。14家中国软件名城的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的79%;软件园区发展迅速,达到289家,基本覆盖全部省份,软件业务收入接近全国的80%。


  我国软件产业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,但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。美国拥有微软、谷歌、甲骨文等众多软件巨头,控制着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工业软件命脉,占据软件标准化的主导地位,实力处于第一梯队。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日本等国家凭借较高的软件工程化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,在工业软件、嵌入式软件领域领先,处于全球第二梯队。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上呈现基础弱、应用强、新兴领域加速发展的特点,在应用环境、标准研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,处于第三梯队向第二梯队爬坡的关键时期。


  释放“软件定义”创新活力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


  今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要全面推进产业化、规模化应用,重点突破关键软件,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,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遵循“应用牵引、整机带动、生态培育”的软件产业发展规律,推动《规划》落地实施。


  一方面,供需两端发力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。一是深化应用牵引。聚焦船舶、航空、航天、电子等重点行业,金融、建筑、能源等重点领域,加强关键软件应用推广。通过中国软件名城、中国软件名园创建,引导各地开放应用场景,形成关键软件应用“样板间”。二是攻关关键软件。基于应用侧需求,研制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标准,支撑补齐短板弱项;前瞻布局新兴平台软件标准,通过标准引领,拓宽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长板优势;完善共性技术、软件价值和质量标准,强化基础保障能力。三是培育开源生态。加快提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知识产权托管、项目孵化、社区运营等方面的能力;通过“开源+标准”的方式凝聚共识,将成熟的开源成果转化为标准,推动创新应用与经验总结之间的迭代优化。


  另一方面,充分发挥“软件定义”的赋能、赋值、赋智作用,全面支撑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。在科技创新领域,推动大数据软件、人工智能软件在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中的深化应用,降低创新成本,提高创新效率。在文化教育领域,为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提供优质信息技术服务,提升数字文化产业水平;推进“互联网+教育”,构建形式多样的在线教育平台,推出更多优质网络课堂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。在经济领域,深化软件在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以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,加快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。在金融领域,深化软件在金融产品、经营模式、业务流程创新等方面的应用。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,增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。在意识形态领域,利用软件推动多媒体传播,拓宽主流媒体的社会化传播渠道,构建与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方式,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。


0551-63663382 18656020568